
今天谈谈:碳水化合物与胰岛素的关系




碳水,蛋白质,脂肪与胰岛素的计算
好吧,来个最基础的:碳水与胰岛素的关系
首先碳水化合物系数
方法一 500(速效) 全天用量=1单位胰岛素处理多少碳水。
450(短效) 全天用量=1单位胰岛素处理多少碳水。
方法二 全天糖类总量/ 全天用餐胰岛素总量=平均一单位胰岛素能抵消多少碳水
方法三 数天糖类总量/ 数天用餐胰岛素总量=平均一单位胰岛素抵消多少碳水
方法四 单一糖类总量/当时入胰岛素量=此食物一单位胰岛素抵消多少糖,但此方法需多次取平均值
当然不同食物不同时间这个碳水化合物系数是不一样的,个人觉得第4方法比较实用。
然后胰岛素敏感系数
方法一 速效的用1800 (每天胰岛素总量x18)。
短效的用1500 (每天胰岛素总量x18)。
这是一个单位胰岛素可以降多少血糖。
注:本公式不适合所有人,有抵抗者可以1600定律,十分敏感者可2000定律,血糖波动很大者不适用,跟运动心情进餐时间均有影响
方法二 胰岛素敏感系数=3000/(实际体重X18)
注 此公式只实用于速效非蜜月患者
然后蛋白质脂肪与胰岛素的关系。
其实我一直这样理解的,首先比较他们的热量,碳水和蛋白质是等热量转换,碳水和脂肪热量是1:2。不过蛋白质与脂肪对血糖的影响时间是不一样的,大家可以再摸索自己的规律。
碳水在2小时内95%以上基本消化吸收完毕,但是蛋白质在2小时候会有高峰持续5到8小时,而脂肪却在3到4小时开始消化吸收持续8到12小时甚至更长时间。
不过需要注意蛋白质只有50%会转换为血糖,脂肪10%会转换为血糖,这样很容易就能计算出对应需要多少胰岛素处理这些蛋白质脂肪。
比如我1单位胰岛素能处理10克碳水,那么我1单位胰岛素能处理20克蛋白质50克脂肪。
但是要注意脂肪与蛋白质摄入过多会影响胃排空从而直接影响到血糖,其中脂肪还会增加胰岛素抵抗。所以还是要合理分配3大营养素的摄入。再一个蛋白质脂肪与胰岛素的匹配问题也是影响血糖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些下个问题会解决
最后还是提一下这个胰岛素残留问题
当然看了很多文章方法也有几种,我自己最喜欢的一种介绍给大家
1小时速效残留计算=餐前总量X0.6
2小时速效残留=餐前总量x0.4
3小时0.2. 4小时0.1 5小时基本无
1小时短效胰岛素残留=餐前总量X0.8
2小时0.6 3小时0.4 依次类推
各位糖友是如何算碳水的呢?可以分享给大家
有任何疑问,欢迎来与我一起探讨!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信仰_148682060530541491814703
我就想知道一个单位可以消化多少碳水化合物谢谢
岁月如风1491728233
反正多看文章从中受益匪浅谢谢分享!!
秋枫卅1491356152
有才长知识了
燕子1491192392
我吃饭时从来不去算。如果每次吃饭都去算,那活着也太累了。只要保持血糖稳定不超标就好了。
东土大糖1490969815
耳目顿开,谢谢好作者。
dnurse_6449941490963731
谢谢分享我们会加油吧
一鸣惊人1490879910
没算过,在医院调好了,回家饮食定量,保持血糖不超标就行。
土得掉渣1490868889
理论与实践贴,顶
荷风夕语1490848129
学习了,但是不用胰岛素,对于两者关系还不太清楚。谢谢小护的精彩分享!
邦文1490832799
没用胰岛素从来没计算过,感谢楼主分享
蓝色浪花1490823537
现在没有用胰岛素不过学习学习也好
悠悠寸草心1490795274
我也好想与作者学习如何计算!
大刘医生1490780163
感谢楼主的整理与分享,已经很全面了,不过医学的公式不像数学那么严谨,只是一些经验性的总结,毕竟人体个体差异不同,不过大家可以记住这些,还是非常有用的,再次感谢楼主分享!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