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可以逆转吗?




2型糖尿病是一种与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密切相关的复杂代谢性疾病。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和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最基本的病理生理学特征,二者的演变也是2型糖尿病进展的中心环节。
研究表明,胰岛β细胞功能的异常是导致糖代谢正常人群出现糖调节异常和糖调节异常人群进展为2型糖尿病的最关键因素,也是2型糖尿病患者病情逐渐进展和恶化的最关键因素。
因此,我们有理由相信,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将是预防和治疗2型糖尿病最重要的理念和策略。如果我们能恢复或逆转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就一定能在很大程度上防止2型糖尿病的发生并延缓其进展。
那么,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可以逆转吗?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需要先追溯和浏览一下胰岛β细胞功能从正常到衰竭的演变轨迹。
在2型糖尿病发生发展的进程中,胰岛β细胞功能经历了从代偿逐步走向失代偿的这样一个残酷而又无奈的衰减历程。
现在,人们习惯于把这个过程分为四个时期。
第一期为胰岛β细胞功能代偿期。
为代偿机体的胰岛素抵抗,胰岛β细胞总量增加,并代偿性地合成和分泌更多的胰岛素,以满足机体增加的胰岛素需要量,进而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
此期胰岛β细胞的结构正常,其功能正常或有轻度的功能亢进。
第二期为胰岛β细胞功能轻度失代偿期。
在此阶段,胰岛β细胞合成胰岛素的功能和储存胰岛素的量基本正常,但胰岛β细胞分泌的胰岛素已无法维持正常的血糖水平,血糖水平开始升高,机体进入IFG及或IGT期。
当空腹血糖达到6.4 mmol/L时,葡萄糖诱导的胰岛素Ⅰ相分泌基本消失,但Ⅱ相分泌仍部分存在。
此时,精氨酸等非葡萄糖刺激物诱导的快速胰岛素释放相仍存在。
第三期为胰岛β细胞功能重度失代偿期。
胰岛β细胞的结构和形态看似正常,但其合成胰岛素的能力已经显著下降,胰岛素储备量及胰岛素分泌功能下降,使得血糖水平进一步升高,达到糖尿病诊断标准。
此期机体仍有一定量的胰岛β细胞并有相当的分泌功能,仍能分泌一定量的胰岛素以避免严重的高血糖和酮症酸中毒的发生。
第四期为胰岛β细胞功能完全失代偿期,又称胰岛β细胞结构破坏期。
胰岛的形态和结构发生显著改变,胰腺发生淀粉样变,出现糖原和脂肪沉积,胰岛结构破坏并且出现纤维化,胰岛β细胞凋亡进行性加速,其数量减少,功能完全丧失。
患者血糖控制进一步恶化,需要依赖外源性胰岛素控制血糖。
由此可见,正是胰岛β细胞功能的进行性下降推动了糖尿病的发生、发展。
糖尿病之所以是一个进展性疾病,胰岛β细胞功能的渐进性减退是最主要的推动力量。
现在我们再来回答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否可以逆转的问题,就相对容易一些了。
因为胰岛β细胞功能是否可以逆转取决于其受损程度和干预的时机、手段。
在胰岛β细胞功能进行性演变的过程中,如果我们能够在第一期进行干预,减轻胰岛素抵抗,减轻胰岛β细胞的工作负荷,就能使其得以适当休息,同时也能减少因高胰岛素血症带来的危害。
这样,既保护了胰岛β细胞功能,又抑制或延缓了由糖调节正常状态向异常状态的发展。
如果我们能在胰岛β细胞功能轻度失代偿的第二期进行干预,也可以很好地起到保护和恢复胰岛β细胞功能的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促使机体从糖调节异常状态逆转为糖调节正常状态,阻遏或延缓机体从糖调节异常状态向糖尿病的进展。
如果我们在第三期的初始阶段立即进行充分而有效的干预,则不仅可以使血糖恢复正常,还很有可能使血糖在相对较长的一段时间内维持正常稳态水平,因为此时机体尚有一定量的胰岛β细胞数量和相当的分泌功能。
但是,如果我们不幸地错过了前三期的干预时机,只是到了第四期才出手进行干预的话,恢复或逆转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就成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了。
因为此期的胰岛β细胞功能已经完全衰竭,β细胞的结构也已受到严重破坏,其损伤已经处于不可逆的状态。
所以,胰岛β细胞功能损伤的可逆与否,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我们干预的时机合适与否。
在胰岛β细胞功能演变的前三期,胰岛β细胞主要是功能性的不足,并未出现显著的组织学改变和结构性损伤,因而这一阶段的胰岛β细胞功能受损是可逆的。
如果能在这一阶段进行积极、正确、安全、有效的干预,胰岛β细胞的功能就有可能得以有效的恢复和保护,进而恢复并维持正常血糖稳态。
如果到β细胞结构严重破坏的第四期才加以干预的话,逆转或修复之说就无从谈起了。
总之,修复和保护胰岛β细胞功能,越早干预越好。
所以,要想作好一件事情,一定要把握好时机。
时机实在是太重要了。
抓住了,是一种结局,错过了,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种结局了。

"胰岛β细胞功能的下降可以逆转吗?"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朱显芝1484032066
基因占主导地位的话,就好好延迟发生吧…
泽阳1484030784
前期问题是要狠心的重视,不然就逆转不了!
月上1482905887
希望更多新糖友能及时看到这篇好文章!祝逆转成功!
甜甜_145775812222511482461026
我觉得很难,希望以后医学上对这个病能有所突破,让更多糖人受益。
9822770abc1481678267
所言极是。9年前,发现本人口感发生了变化,从厌恶甜食到喜欢甜食。晚饭后一次可以吃2个大苹果。晚饭吃一大碗米饭,凌晨还饿醒。感觉不正常,一查血糖,空腹6.5,歺后10点多。此后饮食运动参照糖尿病患者管理,没有服用药物,吃点铬素和含铬的蜂胶,坚持饭后运动,主要项目是游泳、慢跑、散步、健身舞等。每天运动总计2小时左右。忌烟限酒。目前仍然维持在9年前的血糖水平,沒有进一步发展。看来提前干预极为关键。
lcyong04171481640143
有参考,但有点晚,推荐给新糖友
无数时光1481626728
错过了最早干预的好时机,只能好好学习控制尽量延缓再延缓~~~等待新科技的到来!
天使光芒1481606746
对我来说已经太晚了哭o(╥﹏╥)o
岁月如风1481282064
我也期待新科技~
荷风夕语1481271340
分析得合情合理,很有说服力。我的一个家人就是在文中提到一至二期时发现空腹血糖超标,立即积极寻找原因,继而长期坚持饮食控制,后来血糖就恢复了正常,这几年血糖一直很好。希望自己和糖友们通过五驾马车控糖,尽可能的推迟B细胞功能衰退的进程。
OliverG1481257954
补充一句,现在有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的β细胞不是凋亡,而是转化成不分泌胰岛素的细胞了。
邦文1481257708
在营养足够的情况下控制血糖在标准范围内,胰岛就不会满负荷工作,在这情况下胰岛功能的衰减就变成按照正常的自身生命周期随时间慢慢衰减,这个速度很慢很慢,跟正常人的衰减速度差不多。 如果为了好血糖,节食不吃,运动过量,这些都会影响身体营养不足,血糖可能暂时不错,但体内的细胞会进入病态,当超出负荷后人就会生病,所以不要只盯着胰岛素细胞而忽视体内其他细胞,健康饮食运动就是让身体得到一个平衡,控糖会更轻松。 我们的生命轨迹就是细胞的活动轨迹,细胞健康,我们就健康!有意识的去保护我们的细胞,为细胞提供充足的营养是当前必须做到的。
谁伴我闯荡1481249073
围观,等待科技成熟时。
悠悠寸草心1481248974
生病了态度很重要,早发现早治疗,不要有侥幸心理,还有要合理的调节好生活作息,多学些科普知识,我因为无知在糖前已出现种种现象而不去理会,仍然我行我素,最终导致酮症酸中毒被送医院确诊为糖尿病 ,所以能否逆转文章小篇很详细地已分析给大家,新糖友或糖前的朋友一定要保护好你们的胰岛,控好血糖.
岁月如风1481246703
可惜刚刚发现的时候~时间不允许中途强迫停止强化治疗,假如强化20天我也不至于现在这样子😭我的胰岛功能也要强悍一点!
海红1481245785
好好珍惜自己的身体,前期患者如果能逆转,一定不要措施良机,后期患者把握现在的时机,不要错过最佳治疗阶段,每一个阶段有可能成为奇迹,善待自己的身体吧
土疙瘩1481245274
所以,糖前的早期发现与控制突显重要。正常人群中胰岛β细胞第一时相分泌偏低者如果能廉价有效发现及监测,也许是功德无量的。
蓝色浪花1481234481
现在好多医生也不懂,乱说,好的治疗时机错过了,在这里可以知道这些,刚刚得糖的糖友一定要重视起来
ml优乐美1481232219
减肥,一定要减😂😂
从头越1481213603
关键是早发现早干预早治疗,不容易。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