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关于糖尿病的 10 个误解,一定要搞清!




中国,糖尿病是一种很常见的慢性病。
在我们身边,十个成年人中,就有一个人得了糖尿病。现在,我国成年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了一亿人。
在起初,大部分人都对糖尿病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或者误区,今天糖小护特意总结了最常见的十大误解,给大家还原真相。
相信大家在看这篇文章之前,也曾经有过这样或者那样的误解和误区,欢迎大家来说说自己曾经都中过哪些误区……
误解一:糖尿病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事实:糖尿病是一种严重的疾病。
每年,糖尿病导致的死亡人数远远超过了乳腺癌和艾滋病的死亡人数,糖尿病患者发生心脏病的风险也比正常人高好几倍。
糖尿病还可以造成糖尿病眼病、糖尿病足、糖尿病肾病等许多并发症,这些并发症可以致残、致死,严重危害患者的健康。
庆幸的是,如果血糖控制得好,是可以有效减少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
误解二:超重或肥胖就一定会得 2 型糖尿病。
事实:肥胖的确是糖尿病的危险因素之一,但其他因素,比如,家族遗传史、人种以及年龄等也会影响糖尿病的发生。
但是很多人却忽略了糖尿病的其他危险因素,把肥胖当成糖尿病唯一的发病原因。
实际情况是,有许多 2 型糖尿病患者的体重是正常的,或只是超重。非常胖的人也不一定都会得糖尿病。
我们需要做的是定期体检,关注自己包括血糖在内的各项生化指标水平,并尽量将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内。
误解三:糖吃得太多会导致糖尿病。
事实:这个问题比较复杂。
1 型糖尿病是由遗传因素及许多其他未知的因素引起的;而 2 型糖尿病与遗传因素及生活方式息息相关。
超重会增加 2 型糖尿病的患病风险,而任何不健康的高热量饮食都会使体重增加。
研究表明喝含糖饮料与 2 型糖尿病的发生密切相关,通常我们说的含糖饮料包括:
汽水、碳酸饮料;
果汁,包括混合型果汁、果味饮料、浓缩果汁;
功能饮料;
运动型饮料;
含糖茶饮;
某些调制乳、含乳饮料、植物蛋白饮料,包括椰奶、核桃奶等;
其他含糖饮料。
这些饮料能使血糖迅速升高,一杯含糖饮料里就有几百卡路里的热量,比如:
一听(350 mL)的汽水大约含有 150 卡路里和 40 克糖。这相当于 10 块方糖所提供的热量;
一杯混合果汁饮料和其他含糖果汁含有 100 卡路里和 30 克糖,甚至更多。
误解四:糖尿病患者应吃专门的糖尿病饮食。
事实:无论是糖尿病人还是健康人,健康的饮食都有共同标准:适宜的能量、全谷物食品、充足的优质蛋白质、丰富的蔬菜、适量的水果、适量盐、健康的脂肪。
所以,糖尿病饮食和提倡普通吃的健康饮食相比,并没有特别的地方。
所谓「无糖」、「降糖」的食物只是在加工过程中不添加白砂糖等原料,食用后依然是升高血糖的,且通常价格昂贵,糖尿病患者没必要特意选择这些食品。
误解五:含淀粉的食物糖尿病患者要少吃。
事实:含淀粉的食物可以包括在糖尿病患者食谱中,食物的量是关键。
得了糖尿病的朋友可以吃米饭、面条、面包、含淀粉的蔬菜,比如,土豆、山药、芋头等,这些食物可以占一餐总食物量的 1/4。
除了这些含淀粉食物,还应将各种含有糖类的食物,如水果、豆类、牛奶、酸奶和糖果纳入整个饮食计划内,因为它们都能提供能量。
误解六:糖尿病患者不能吃糖果和巧克力。
事实:糖尿病患者是可以吃糖果和巧克力,前提是这些食品的含糖量被计算在每天所需的能量内,但因为小小一粒巧克力的热量比较高,只是很少的量就有很强的升糖作用。
所以,糖尿病患者在平日里还是该以健康食品为主,如杂粮谷物、肉类、新鲜蔬菜;
而当紧急情况发生,如低血糖发作时,一颗小小的糖果便可以救人一命!
误解七:糖尿病会传染。
事实:并非如此!尽管糖尿病具体的发病原因还不清楚,但糖尿病是不会传染的。
糖尿病不可能像乙肝或流感一样在人与人之间传播,糖尿病的危险因素更多与遗传因素和生活方式有关。
误解八:糖尿病患者更容易感冒。
事实:患有糖尿病并不意味着得感冒的机率增加。
然而,我们还是建议糖尿病患者注射流感疫苗。这是因为,任何感染性的疾病,在糖尿病患者身上都会更加难以治疗,且他们的病情更容易恶化,并产生严重的并发症。
误解九:对于 2 型糖尿病患者,用胰岛素意味疾病非常严重。
事实:糖尿病治疗的方案很多,可能只使用口服降糖药、只使用胰岛素,或者胰岛素和口服降糖药同时使用。内分泌医生会根据患者的不同情况,来选择最适合的治疗方案,也可能根据病情的变化调整治疗方案。
许多患者仅通过口服降糖药物可以很好地控制血糖;有的患者刚诊断的时候,医生会先用一段时间胰岛素,也是为了让患者的胰腺「休息一下」,随后再改用口服降糖药。
所以,我们不能以是否使用胰岛素来判断患者的病情是否严重。
误解十:水果是健康的食物,可以无限制食用。
事实:水果的确是十分健康的食物,它含有纤维素、多种维生素以及矿物质。但由于水果中含有碳水化合物,所以每天吃多少,应被考虑在整个饮食计划中。而且,对于一些血糖控制的不是很好的患者,水果可能会增加血糖波动的风险,还是少吃为好。
对于血糖控制得好的朋友,推荐在两餐之间吃,一天不要超过拳头大小的一个水果。
内容来源:健康头条
责任编辑:糖小护
以上信息内容仅供参考和讨论,不能作为诊断或医疗依据。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daa20081473055384
是不是啊,这就是吃了不多读书的亏?多上来App吸收点知识,保证你的血糖控的杠杠的
荷风夕语1472722824
误解9的人比较多,很多人以为打胰岛素就是病情很严重,包括我在糖以前也是这么认为的。所以糖尿病的宣传教育很重要,希望更多的糖友在该用胰岛素就及时用上,减轻胰腺的负荷,改善胰岛抵抗,延迟胰腺衰退。
风吹杨柳1472704186
但我还是认为,糖尿病发生,跟吃有莫大关系,虽然叫糖尿病,但我觉得,更应该是吃多病!
甜心1472704024
之前没有深入了解,也存在很多误解,目前经常慢慢学习,有些误解已经不再是误解。有清晰的学习!
天使0081472700426
我都要是从这些误区走过来的,例如死活不肯打胰岛素治疗!
己好甜1472635449
几年前妈妈得了这个病稍微关注了一下,就知道要少吃点,妹妹比较胖而且挑食那时候还提醒她要多注意点,去年自己查出来这个病,不断的学习一些知识慢慢的了解了更多,很多糖尿病人就只是觉得要少吃就行不用测血糖特别是一些年纪大点病友,糖尿病必须要勤测血糖,多做检查,这样才能了解自己的病情。个体差异不一样每个人的吃的食物和用药都不一样必须自己重视起来。不要以为糖尿病只是血糖高而已。
爽临1472618523
健康成人大水果吃2个,糖友1个也罢
小小肥白菜1472601067
很多人和家属都认为,得了糖尿病都不能吃水果,因为是甜的,我当时听了,只能一笑而过……
CharliePuth1472599747
文章总结的好
衣怀峰1472569877
这篇文章写的非常好,糖尿病的十个误区,我和我周边的人基本上都陷入过这种误区。谢谢
田田生1472560593
糖水病刚查出那阵,啥都不敢吃,每餐只吃青菜豆腐,现知道其实啥都能吃,只要掌握好吃的份量和时机就可以了!比如巧克力,低血糖时不但有益而且有用哦!
小鬼当家1472552062
对于上面的误区,我觉得最好的就是不吃糖尿病专用饮食!我觉得其实不必刻意挑选无糖食物,因为只要有碳水化合物就会有糖。我们避免不了,我们只能合理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就可以了!坚持运动是真理!
相信11472550724
肥胖虽然不能直接引发糖尿病,但是肥胖会引发高血压,高血脂,会降低身体的各项机能, 建议要严格控制自己的体重!!
大米1472548376
我觉得吃东西,不管是否生病,都应该有节制,合理!而不是看到好吃的就暴饮暴食,遇到不合胃口的就一口都不吃,宁愿饿着!这对身体是很不好的!机体会产生应激反应的!得病后,我觉得营养还需要平衡,只是更加有规律性而已!
漂流的心1472547764
肥胖的人容易得糖尿病,但是确实不一定会得!我的朋友都是160以上的大胖子,但是也活的健健康康!所以说,还是有其它因素在里面的!而且应该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
ml优乐美1472545735
糖尿病不可怕,只要坚决操行五驾马车,和正常人是一样的!
叮当381472541644
起初我是不知者无畏,因为我觉得糖尿病就只是一个常见的慢性病而已,它比不上癌症凶险!就这么任其发展!后来,并发症也找上们来了!白内障!2年内。眼睛就完全看不清了!这才知道,糖尿病并不简单!所以,还得多方面了解糖尿病!
白色恋人1472541098
看了这么多误区,我觉得在饮食当面误区最多,为什么这么说呢,以我一个糖尿病患者来说,我觉得得了糖尿病不应该对食物有特别的顾忌,因为各种食物水果都含有我们身体所需要的营养!只是在吃的时间、量上面应该有所顾及!
那年5.11472540953
任何事情都存在误区,因为我们都不是专家,都不是超人能人,都没有特定的课题展开深入研究,以致认识不够所产生。对此,我们可以通过这样或那样一个平台,总结归纳,认识了解误解,少走弯路,及时发现处理。
笨笨熊1472540605
得了很多年糖尿病,起初服用的是二甲双胍等药物,虽然每天也尽量控制饮食的量,增加运动量,但是前年还是很不凑巧地住院了!医生让我们用胰岛素,起初我们是反对的,因为我们打心眼里觉得一旦使用胰岛素就意味着脱离不了了,而且对身体会有副作用!后来,还是接受了,有了胰岛素控制血糖,生活质量提高了很多!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