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友营养不良的概率原来这么高!如何吃才能健康又稳糖?

【分享】

不少糖友饮食上小心翼翼,这也不敢吃,那也不敢吃,甚至有人完全不吃主食和肉类,然而血糖控制并没有如他们期望的那样变好,除此之外,有些人甚至出现营养不良,不得不面对新的健康问题。

 身体发出这些“信号”

当心营养不良找上门

营养不良是指机体缺乏营养物质,比如蛋白质或者一些微量元素的缺乏,这时机体仅表现出一些不典型的症状,易被忽视。


观察一下自己有没有下面的状况,如果有就要当心了。

1. 消瘦

一些糖友为了控糖,对自己非常苛刻,吃得特别少,这样做短期内看似血糖控制平稳,但长期下去会导致能量摄入不足,引起身体消瘦,而没有特殊原因导致的体重减轻,往往和营养不良密切相关。

摄图网_500788986_wx_西式牛油果沙拉减脂餐(企业商用).jpg

2. 倦怠乏力

就算体重没有明显减轻,也并非不会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


蛋白质摄入不足也会引发健康问题,轻度的蛋白质缺乏可能会出现倦怠乏力等情况,而严重的蛋白质缺乏则会影响骨骼、肌肉组织,甚至影响老年人的正常生活,比如提不动东西,端不起炒锅等情况。


这些“初老”的症状,并不是衰老的正常表现,大多与蛋白质营养不良有关。

摄图网_501610357_banner_飞溅的牛奶水花涟漪(企业商用).jpg

3. 容易感染 

如果糖友经常生病,比如动不动就感冒,就要小心了,这是抵抗力差的表现。


人体的免疫系统正常运转,需要依靠蛋白质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的参与,如果吃得太少,或者饮食结构不合理,很容易缺乏一些营养物质,从而影响机体健康。

摄图网_506061607_文字书写文本免疫系统展示包含分析生物结构的宿主防御系(企业商用).jpg

 这样吃既营养,又稳糖 

糖友营养不良的概率非常高,而营养不良本身带来的危害并不小,因此,大家要引起重视。


那么,怎么吃才能既平稳血糖,又避免营养不良呢?方法很简单,只要学会下面三点就可以。

01

每天吃12种及以上的食物

人体每天需要几十种的营养物质,目前没有任何一种食物是富含各种营养物质的,因此《中国居民膳食指南》建议大家“食物多样性”,每人每天要摄入12种及以上的食物【1】。


要摄入这么多种食物如何达成?其实,糖友只要少食多餐,用心准备食物,就可以做到食物多样性,来获得充足的营养,又不至于吃多。

摄图网_501658380_banner_鸡蛋和鸡蛋壳(企业商用).jpg

比如,早餐可以有1-2种主食,同时搭配高蛋白食物,比如一小把坚果、一杯奶粉,一下子就摄入了4种食物,午餐和晚餐的食物种类往往更多,轻轻松松就能吃够种类。


老年糖友食量较小,不一定能摄入很多食物,这种情况也可以选择适合的营养品,有助于保证多种营养素的摄入。比如,伊利欣活纾糖配方奶粉就添加了21种营养成分,其中达到“富含”标准的有15种,早餐时冲泡一杯,简单易行。

02

充足的蛋白不可少

糖尿病患者相比其他人群,需要更多的蛋白质,尤其是老年糖友。


较高的血糖会增加蛋白质的消耗,另外老年人因为牙齿不好或者消化吸收功能衰退,也容易缺乏蛋白质导致营养不良,因此,糖友要吃“好”,富含蛋白质的食物不可缺少。

iss_4978_02516.jpg

根据北京协和医院营养科于康教授的建议,

糖友每日应该吃1个鸡蛋、1~2份奶制品;每周吃2-3次鱼,每次吃3-4两。另外选择适量的低脂肪肉类,如去皮的鸡肉、鸭肉和瘦猪肉、牛肉、羊肉等,每次的食用量在100-150克左右。最后还需要每天吃一些豆制品,大概50-100克即可【2】。

03

奶类有助于强壮肌肉

奶类是富含优质蛋白的食物,其中的乳清蛋白对稳定血糖有帮助,研究表明,这类蛋白能促进肠促胰素的分泌,从而提高胰岛素的敏感性,这都有助于改善糖代谢。


同时,乳清蛋白中所富含的亮氨酸在肌肉代谢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有助于增加肌肉组织【3】,因此对防止肌营养不良很有用。所以说,糖友每天要摄入足够的奶类食物。

常见的奶类有液态奶和奶粉,其中奶粉冲泡简单,味道香甜,便于携带和贮存,很受欢迎。不过糖友选择时要注意避免添加糖的品种,我们推荐伊利欣活纾糖配方奶粉。


这款奶粉无蔗糖添加,依据国家标准(GB 5009.8)未检出蔗糖;而且它还获得了国家权威机构颁发的《低GI食品认证证书》,GI值仅为13.3,是名副其实的低GI奶粉。

除此之外,这款伊利欣活纾糖配方奶粉中还添加了中式养生食材,像是葛根、黄精等,以中医配方温润养护血糖健康。最后这款奶粉的配方中富含膳食纤维,每100克含6.5克膳食纤维,食用后饱腹感强,可以稳定餐后血糖。


纾糖好营养,控糖无负担!


伊利欣活纾糖奶粉

惊爆活动促销价

点击下方即可购买 ↓↓↓

底部商品推荐 Banner图.jpg

参考文献和资料:

【1】中国营养学会.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2016)[M]. 北京: 人民出版社,2016.

【2】于康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52017abf0101dsrn.html

【3】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学分会;中国医师协会营养医师专业委员会.中国糖尿病医学营养治疗指南(2013)[J].中华糖尿病杂志,2015,(2):73-88.


文章来源:糖护士
排版:糖护士-小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糖护士
微信图片_20230313192531.png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