胰岛素是治疗糖尿病很常见的药物,然而现实生活中,打胰岛素的糖友,3个月血糖达标率却只有36.2%,这是为什么?
原来是糖友忽视了用药细节,影响了胰岛素药效的正常发挥。来看看几个真实的案例吧!
张大爷,2型糖尿病,一直打胰岛素,但最近血糖突然忽高忽低,变得很难控制,这是天热引起的吗?
医生询问张大爷的日常生活后,为其做了详细检查,发现他的肚皮上有包块,这个包块是皮下脂肪增生,由于张大爷总在这里打针引起的。
当皮肤出现脂肪增生后,会导致胰岛素吸收减少,血糖波动大。
打胰岛素一定要轮换注射部位,避免反复在同一个部位注射,这样能防止脂肪增生。
先把腹部适合注射胰岛素的部位分为4个区域,上臂、大腿和臀部的可注射部位分为2个区域(详见下图),建议糖友每周选择一个区域进行注射。
张大爷打短效胰岛素,医生建议他选择腹部的一个区域(比如区域1),按照顺时针的方向,在区域内注射,连续2次进针点之间的间隔至少1厘米(大约1指宽的距离),即小轮转。
每周都应该进行注射区域的更换,比如上周打的区域1,这周就打区域2。
不同注射部位之间,可以按照腹部、上臂、大腿、臀部的顺序依次轮换,即大轮转。
如果糖友每天需要多次注射胰岛素,要遵守“每天同一时间,注射同一部位;每天不同时间,注射不同部位”的原则,或者左右轮换。
夏天到了,王女士开始运动减肥,她和平时一样打胰岛素,但总出现低血糖,这是运动过量了吗?
原来,最近王女士的胰岛素轮换在大腿部注射,她饭后跑步,因为运动加快了胰岛素的吸收,引起了低血糖。
注射胰岛素的糖友要运动,一定要选择合适的注射位置,避免运动加快胰岛素吸收。
比如,注射预混胰岛素制剂的患者,早餐前建议打在腹部皮下,以加快预混胰岛素中的短效胰岛素的吸收,便于控制早餐后的血糖波动。晚餐前注射时,建议打在臀部或大腿皮下,以延缓中效胰岛素的吸收,减少夜间低血糖的发生。
比如,进行篮球、羽毛球等上肢运动时,避免在上臂打胰岛素;进行跑步等下肢运动时,避免在大腿打胰岛素,这时建议在腹部注射胰岛素。
李阿姨一直打胰岛素,最近她发现自己的胰岛素用得很快,这是啥原因?
原来是李阿姨的胰岛素笔漏液了,她正在打的针被放在冰箱存放,而且针头反复利用,这是胰岛素漏液的主要原因。
🔵不要重复使用针头,多次重复使用后,针头可能堵塞,继而引起针头连接处漏液。
🔵停留10秒。要记住,打完胰岛素要让针头在皮下停留10秒。如果一次注射大剂量胰岛素,建议拆分成多次注射,避免漏液。
张女士和家人自驾去三亚玩,期间她的饮食起居也很注意,但血糖却居高不下,这让她很沮丧。
原来,张女士的胰岛素存放不当,失效了,炎炎夏日,胰岛素该怎么存放?
🔹开封后的胰岛素,应在室温(15-30℃)下贮存,当室温超过30℃时,建议也放在冰箱冷藏室中,使用前提前拿出来回暖再用。
🔹外出时,环境温度高,可用保温杯或者保温箱,用毛巾包裹胰岛素笔放入其中存放。
不要把胰岛素放在阳光直射的阳台,汽车前座等暴晒位置。
夏季胰岛素也要防冻,冷藏时要避免放在冰箱太靠内壁的位置,因为这些地方的温度可能会很低。坐飞机时胰岛素不要和行李一起托运,因为托运舱的温度会很低。
胰岛素还要防止剧烈震荡,用完要把胰岛素笔放在平稳的地方,防止跌落等情况。外出携带要把笔放在袋子中,避免其剧烈晃动。
总之,细节决定成败,希望糖友能做个细心之人,控糖才能事半功倍。
作者:蔡蕾
审阅:海琳
排版:小春春&姜小玥
图片来源:摄图网&杜老暖
MDE-P-2022-1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