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患者均应及早筛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慢性肾脏病(CKD)是一组以肾脏结构和(或)肾功能长期异常为特点的临床综合征,发病率不断增加,已成为当前全球性重大公共卫生问题。2型糖尿病常合并慢性肾脏病(CKD),慢性肾脏病(CKD)已成为中国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因之一。
中国成年人群血糖状况和调查结果显示,高血糖是中国成人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危险因素之一,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发生风险较糖代谢正常者显著增加(2.05倍)。在发达国家,糖尿病已是导致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病因。
不同国家的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糖尿病患者中慢性肾脏病(CKD)的患病率为27.1%~83.6%。而在中国,糖尿病尿病肾病也已经取代肾小球肾炎,占据了慢性肾脏病(CKD)住院患者的主导地位。
2010年,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百分比低于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CKD)(0.82%对1.01%);2011年以来,糖尿病肾病住院患者百分比高于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CKD),且两者差距逐年增加;2015年,糖尿病肾病和肾小球肾炎慢性肾脏病(CKD)患者住院人数百分比分别为1.1%和0.8%。
由糖尿病引起的慢性肾脏病(CKD)称为糖尿病肾病,其诊断标准参考表1,符合任何一项者可考虑为糖尿病肾病(适用于1型及2型糖尿病)。
表1:糖尿病肾病诊断标准
在大部分糖尿病患者中,出现以下任何一条者考虑其肾脏损伤是由糖尿病引起: (1)大量蛋白尿 (2)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伴任何一期慢性肾脏病 (3)在10年以上糖尿病病程的1型糖尿病中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
肾小球滤过率(GFR)是评价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是用来评估慢性肾脏病(CKD)的肾功能分期的重要指标。除外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尿白蛋白水平也是诊断慢性肾脏病(CKD)的主要依据。
临床上常习惯性地将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30~300mg/g称为微量白蛋白尿,UACR>300mg/g称为大量白蛋白尿。慢性肾脏病(CKD)往往起病隐匿,患者长期处于无症状阶段,疾病知晓率低。
如能早发现、早治疗,病情可得到良好控制,甚至可以逆转。由于微量白蛋白尿是慢性肾脏病(CKD)的早期临床表现,因此无论有无危险因素,糖尿病患者均应及早筛查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
总体而言,GFR是肾功能的体现,蛋白尿可反映肾脏损伤的程度,一旦患者出现持续性蛋白尿,在治疗方面只能延缓而不能阻止其进展为终末期肾病。
因此,应对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均进行监测,评估糖尿病患者慢性肾脏病(CKD)的进展程度。所有2型糖尿病患者应每年至少进行1次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和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评估,有条件时应同时进行肾小管蛋白监测。
根据2012年改善全球肾脏病预后组织(KDIGO)的推荐,慢性肾脏病(CKD)可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蛋白尿水平分为低危、中危、高危和极高危。
责任排版:糖护士-小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
郑山松1680017482
请问:尿白蛋白肌酐比值(UACR)多少以内为正常值?
查看更多评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