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为什么诊断时,医生既要查血糖又要查糖化血红蛋白呢?




糖尿病是一种慢性病,它的诊断主要不是看临床表现,而是患者的静脉血糖水平,包括空腹和餐后2小时血糖。 血糖数值的确定是根据血糖的节点与其慢性并发症的发生率来决定的。 目前的诊断标准是WHO(世界卫生组织)1999年制定的,今后是否需修改,需看以后是否具有更多的询证医学的证据或者大数据的分析结果决定。
目前认为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OGTT)是诊断糖尿病的金标准,认为其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风险息息相关,但其缺点在于检测需测定多点血糖、耗费时间多,生物变异性大,空腹和餐后两小时血糖缺乏一致性。
2010年美国ADA(美国糖尿病学会)把糖化血糖蛋白(HbA1c)≥ 6.5% 作为糖尿病诊断的切点,但我国还没有把它作为诊断标准。糖化血糖蛋白作为诊断标准有一定的优势,如不需空腹,节省时间、变异性低。
但是它也受一些因素的影响,任何影响到红细胞寿命或红细胞在高血糖中暴露的时间长短都可能影响到它的测定结果。
假性升高的原因:如维生素B12、叶酸缺乏,严重高脂血症、严重高胆红素血症、尿毒症等等;假性降低的原因:如急慢性失血、溶血性贫血、妊娠等。
我国做过两次糖尿病流行病学的调查,分别在 2007-2008 年与 2010 年,如果用不同的方式作为糖尿病诊断标准,结果就有比较大的差异,包括糖尿病患病率、糖尿病前期患病率。两次的调查结果显示基于 OGTT 诊断糖尿病的患病率明显高于基于 HbA1c 诊断的患病率。
那么,造成 HbA1c 与血糖诊断糖尿病不相符的原因是什么?
主要有两个原因
1.缺铁性贫血或缺铁状态
缺铁性贫血是影响糖化血红蛋白结果的一项重要原因,Diabetes Care 发表在 2012
年的一篇针对南亚人群进行的研究结果证实了该说法。在我国,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进行的一项研究也发现,基于血糖和基于 HbA1c
的糖尿病诊断患病率不完全一致,仅有部分重叠,随后进一步研究显示更证明 HbA1c 与血红蛋白水平呈负相关。
2.糖基化间隙(Glycation Gap, GG)
GG 被认为是代表血糖和 HbA1c 之间差距的指标,与糖尿病并发症发生的风险独立相关。既往研究认为 GG 增高代表血红蛋白被过度糖基化。北京人民医院纪教授的研究数据提示,GG 的增高可能与白蛋白糖化异常而不是血红蛋白被过度糖基化相关。
根据以上的解释,我们需要理解任何检查都可能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静脉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都为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都有局限,即符合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诊断为糖尿病者,它们的诊断切点仅有部分重叠,部分患者仅满足血糖或糖化血红蛋白的糖尿病诊断切点。
因此在临床工作中医生会综合两种检查来帮我们考虑,特别是处于糖尿病前期的患者。因此,如果仅体检时仅测空腹血糖,往往容易漏诊,医生会建议我们同时测定空腹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这样我们可避免多抽一次血,又可尽量避免因检查的局限性造成的漏诊可能,只要有一个异常就可以重复OGTT来明确诊断。
责任编辑:糖小护
责任排版:糖护士-小宋
图片来源:摄图网



今日热门评论
-
李呈
219
5
血糖异常之低血糖原因分析
常常说,低血糖比高血糖严重,主要是低血糖发展的速度较快,伤害人体的速度比高血糖带来的伤害快,因此需要加强管理和识别。
-
邦文
161
18
我应该选择吃药还是裸奔好?
多个群里经常有人问,确诊治疗出院后控制稳定,是继续吃药还是裸奔呢?我的意见是继续吃药,再稳定多半年或一年才考虑,不用急于裸。今天我就用一些自身的数据来解释一下我的坚持理由。
-
周星迟
83
14
解读家用血糖仪准确性
不要轻易靠对数字的直觉下判断,前提是对已经确诊为糖尿病的患者来说,关键要看你的仪器能否提供有效判断! 这类仪器的关键,是可靠性,可靠性比准确性还重要。
-
糖小护
63
19
用一句话形容你为控糖作出的努力
是不是用心就能控制好血糖?但至少我理解的是,有没有努力,真的很重要,起码血糖不会差到哪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