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糖真不必天天测,测得勤不如测得巧

【分享】

定期监测血糖是糖友的必修课,以便自己和医生及时了解血糖控制情况。但是糖友怎么测,何时测血糖却有讲究。

  老李:

前段时间去复查,医生建议我打胰岛素,还得加强血糖监测。现在我每天都测7次血糖,这手指扎的都是针眼,真是有点怵了。

  老唐:

糖友测血糖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的,不一定要天天测,您是因为刚用上胰岛素,所以需要勤测,等血糖稳定了,就不用扎这么多次啦!


血糖监测方案十分灵活,糖友到底该多久测一次血糖?大致分以下三种情况,大家来看看自己属于哪一类。


 1.血糖不稳定的糖友 

 每周测4-7天,每天至少5次 

血糖不稳定与大血管并发症(如心血管疾病)以及微血管并发症(如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密切相关,因此对于血糖不稳定的糖友,应勤测血糖,这些糖友包括:

1️⃣ 接受胰岛素强化治疗者;

2️⃣ 血糖控制不达标或血糖波动大时;

3️⃣ 备孕的糖尿病患者或妊娠期高血糖者;

4️⃣ 频繁发生低血糖者;

5️⃣ 处于应激状态 (如感冒发烧、严重感染、急性心脑卒中、严重创伤及围手术期)的糖尿病患者;

6️⃣ 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

7️⃣ 调整治疗方案期间的糖尿病患者。


每周测4~7天,每天监测5~7次血糖,必要时可以增加次数。

注:空腹血糖是指8-10小时未进食的过夜血糖,反映胰岛素基础分泌状况。没有特别说明时,餐后血糖指吃第一口饭后的2小时的时间点,反映控糖措施是否到位,能把血糖控制达标。


这样监测血糖大致覆盖了全天候,包含空腹、三餐前后、睡前的血糖,帮助医生了解患者整体的血糖水平,以便针对血糖情况,给予针对性地处理。

使用有低血糖风险的药物(如胰岛素、磺脲类)时,糖友需加强血糖监测;


对于注射胰岛素,特别是注射中长效胰岛素的糖友,一定要监测睡前血糖。如果睡前血糖<6.0mmol/L,则提示夜间发生低血糖的风险较大,需要在睡前适当加餐,预防低血糖。


经常需要测血糖的糖友一定要知道这几件事,减少测血糖的痛感,才能坚持下去。


优先选择无名指进行穿刺,小指、中指轮换,扎指腹两侧,这个位置神经较少,疼痛感弱;


可以先用温水洗手,下垂手臂,让指尖血液充盈,保证足够的取血量,每次测扎一次手指即可;


定期用护手霜涂抹手掌及手指,爱护手部皮肤。


另外,还有一种偷懒的方式,就是选择动态血糖监测(CGM)法,能避免反复扎手指采血的疼痛和麻烦。CGM是通过一个植入皮肤的一次性血糖传感器监测皮下组织间液的葡萄糖浓度,间接反映血糖水平。动态血糖监测可以提供连续、全面的全天血糖信息,能发现隐匿的高血糖和低血糖,尤其是餐后高血糖和夜间无症状性低血糖,能更好地掌握血糖全貌。

- 广告 -

雅培瞬感动态血糖仪

欧洲进口 品质保障

糖护士平台 团购享优惠

现价仅需699元 立省¥50

👇戳下图参团抢购


 2.血糖相对平稳的糖友 

 每周测3天,每天测2-4次 

血糖控制稳定的糖友。


每周3天,每天测2-4次血糖。


日常监测血糖,很多人都比较随意,推荐大家采用餐时配对血糖法,具体做法是:间隔1~2天测1次血糖,每次选择1餐,分别测餐前和餐后的血糖,比如下面这样测:


建议在工作日选择任意2天,周末选择任意1天,然后分别选择早餐、午餐和晚餐不同的餐次,这样每周测3天就能有一个完整的三餐前后的血糖数据。这样做测血糖的次数不多,却能反应整体的血糖水平。


 3.按需加测 

 特殊情况加测血糖,更安全 

1️⃣ 旅行

2️⃣ 运动前后或驾车前

3️⃣ 生病

4️⃣ 怀疑发生低血糖

5️⃣ 复诊前


一些特殊情况对血糖的影响非常明显,如多吃、少吃、吃特殊食品、饮酒、剧烈运动、生病、情绪变化、月经等都会导致血糖明显波动。糖友日常要留意这些特殊情况,监测血糖,发现异常,及时处理。

当您要去医院复诊时,复诊前1天最好加测空腹、三餐后和睡前5个时间点血糖,这样给医生更多血糖信息。 


检测食物对血糖的影响,有时不用等2小时。正常人进食后血糖上升,通常0.5-1小时升到高峰,然后血糖下降,糖尿病人的血糖在采用相应的降糖措施后也如此。

👉 粥、果汁、饮料、西瓜、葡萄糖等消化吸收特别快的食物,可测进食后半小时血糖;


👉 吃普通食物或一般水果(如苹果、梨、橘子等 ),进食后1小时测血糖可了解血糖最高的情况;


👉 糖果等“快速碳水化合物”,在进食后半小时测血糖。


👉 巧克力或冰淇淋等“慢速碳水化合物”,在进食后1~1.5小时测血糖。

总之,血糖监测方案不是一成不变的,需要根据病情变化和个人需要灵活调整。


本篇文章内容转载改编自诺和关怀微信公众号并由《诺和关怀》授权本平台使用。

作者:素石

审核:海琳

排版:姜小玥

截图后用微信扫描添加

    热门文章

    热门标签